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科技創新網 > 文章中心 > 精品【教育】頻道 > 文章正文

清華大學校園,地處北京西北郊繁盛的園林區,是在幾處清代皇家園林的遺址上發展而成的。清華校園周圍高等學府和名園古跡林立,園內林木俊秀,水木清華;清澈的萬泉河水從腹地蜿蜒流過,勾連成一處處湖泊和小溪,滋潤著一代代清華學子高潔的志趣和情操。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清華學堂更名為清華學校。1925年設立大學部,開始招收四年制大學生。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并于1929年秋開辦研究院。清華大學的初期發展,雖然滲透著西方文化的影響,但學校十分重視研究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瑰寶。以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趙元任為代表的清華學者,主張中西兼容、文理滲透、古今貫通,對清華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抗日戰爭爆發后,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組成西南聯合大學。在戰火紛飛、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歲月里,師生休戚與共、艱苦辦學,聯大也以名師云集、水平高、學風好而蜚聲海外,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谷諔馉巹倮蟮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復校。
    清華大學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在震撼全國的\"一二·九\"愛國民主運動中,在\"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斗爭中,一代代清華仁人志士在探求救國道路、傳播先進思想、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斗爭中成為后世的楷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過1952年國家高等教育的院系調整,清華大學成為一所多科性的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1952年11月蔣南翔出任清華大學校長,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辦學道路,在培養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工程技術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績卓著.
    1978年以來,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過程中,清華逐步恢復了理科、經濟管理和人文社會科學等學科。清華大學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清華有著在首屆全國研究生院評估中名列榜首的研究生院,有著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及清華教育資源的繼續教育學院。目前,清華大學設有理學院、建筑學院、土木水利學院、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學院、美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應用技術學院、醫學院等12個學院共48個系。目前,清華大學已成為一所具有理、工、文、法、醫、經濟、管理和藝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水清木華90載,清華發散著獨特的精神魅力。這里治學嚴謹、學風濃郁,有著良好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質量。清華大學現有教職工約750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4名,正高級職務1100多人,副高級職務1800多人。他們正在以自身的學科優勢同世界學術界對話,擔當著\"科教興國\"的重任。
    清華大學所傳承的是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校至今,她共培養了近10萬名畢業生,其中包括一批又一批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學術大師、興業之才和治國之才。清華大學一直是全國最優秀考生心向往之的所在,目前,清華在校全日制學生25000多名,其中本科生14000多名,碩士生7400多名,博士生3700多名。
    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校,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以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姿態跨入嶄新的二十一世紀已成為今天全體清華人的努力方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必將濡染著一代又一代的清華人,為我們民族的崛起與騰飛奮斗不止。
   1911年 建立“清華學堂”后更名為“清華學!保裘李A備學校) 

1925年 設立大學部 

1928年 改建成國立清華大學,有文、法、理、工4個學院,16個系 

1937年 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 長沙臨時大學遷到昆明,更名西南聯合大學 

1946年 遷回北京清華園復校,有文、法、理、工、農5個學院,26個系

1952年 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 

1978年 恢復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考試 

1984年 建立國內第一個研究生院

在管理工程系基礎上建立經濟管理學院

在已有理學科系基礎上恢復理學院

1985年 建立國內第一個繼續教育學院 

1988年 在建筑系基礎上建立建筑學院 

1993年 在已有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1994年 在已有信息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1996年 在已有機械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機械工程學院

1999年 恢復建立法學院

建立應用技術學院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并入,成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00年 在已有土木水利類學科系、所基礎上建立土木水利學院

在公共管理系的基礎上建立公共管理學院 

文章錄入:zgkjcx    責任編輯:zgkjcx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設為首頁 | 廣告說明 | 合作項目

    名稱:科技創新網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3040577號-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45251號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 E-Mail:zgkjcx08@126.com
    人妻无码二区自慰系列_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_欧美二级在线观看免费_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